雅各書
- 鄭天福兄長
- 2021年1月29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已更新:3月19日
(一) 背景
五旬節時代教會的弟兄姊妹,都是悔改歸主的猶太人
但他們相信接受耶穌基督之後,仍遵行摩西的律法
後來因遭逼迫使移民散居外邦各地時,福音只向猶太人傳講(徒十一19)
因此不但耶路撒冷及外邦各地教會見證的弟兄姊妹,差不多都是猶太人
他們當日是使用各地會堂聚會、講道、遵行摩西的律法,拘守在猶太教義(雅二2,徒二十一20)
由於當日他們因相信耶穌基督遭受逼迫,有不少人落在試煉中 (雅一2)。這是作者著書之背景
註:
後來福音傳到外邦,教會中就有猶太人與外邦人一同聚會事奉(徒十一20-21, 十三1),尤其保羅蒙召作外邦使徒,就此在教會中更多外邦人,甚至不久建立外邦人的教會。
(二) 著者
本書著者是雅各 (雅一1)
雅各在聖經中有三人
西庇太的兒子,約翰的哥哥 (太四21),是十二使徒 之一 (太十2),第一位殉道 (徒十二2),不可能寫本書
亞勒非的兒子,是十二使徒之一 (太十3),可能是本書著者
主耶穌肉身之弟兄 (太三55,可六3),也可能是本書著者
但較可靠的是本書著者雅各,被公認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首領(使徒或長老)
保羅蒙召後三年上耶路撒冷,只見磯法和雅各 (加一19)
他也是教會三大柱石之一 (加二9)
他耶路撒冷教會的代表人(加 二12)
彼得出監立即通知他 (徒十二17)
猶太使徒與外邦使徒並耶路撒冷教會長老,一同開會交通决斷外邦人歸主後還應守律法 (徒十五13-21)
保羅第三次出外傳道時,同弟兄去與他相見交通 (徒二十一17-19)
於是保羅帶着那四個人,次日與他們一同行了潔淨的禮;進殿報明潔淨的日期 (徒二十一18-26)
耶路撒冷有幾萬信主的猶太人為律法熱心,首領雅各以身作則為律法熱心 (徒二十一18-20)
故此,他偏重遵守律法思想,難於擺脫律法;難怪保羅到耶路撒冷時,他力勸告保羅帶四個人行潔淨之禮,替他們拿出規費遵行律法 (徒二十一24)
由此他寫本書信難免有律法色彩
註:
據傳說,雅各殉道是因公開傳揚耶穌是神的兒子、是彌賽亞而被石頭打,其時他跪下禱告說:『父阿,赦免他們,因為他們所作的,他們不知道』後,被洗衣匠用木棍打死。
認為本書著者是耶穌肉身的弟兄,其根據如下:
耶穌在地上時,他還未重生相信耶穌 (約七5)
主耶穌復活後向雅各顯現(推論是主的兄弟)他才相信主得救 (林前十五7)
此後他忠心於主,在耶路撒冷事奉牧養猶太信徒
後來使徒們分散各地,他仍留在耶路撒冷成為教會中,具有影響力的 (加一18-19, 二9, 12)
認為這位是雅各亞勒非的兒子,十二使徒之一,其根據如下:
使徒行傳第一章記載在耶路撒冷間樓上禱告,提過亞勒非的兒子雅各
該處聖經沒有提主的兄弟雅各,僅提耶穌的弟兄,可見耶穌的弟兄雅各並無特殊地位
到十二章記載彼得出監通知雅各,並沒說明是主的弟兄雅各,由此推動是第一章的使徒雅各。因為醫生路加寫使徒行傳對重要人物之出現常加說明 (四36,十三9,十八2,二十一8),因此行傳十二、十五、二十一章的雅各若與第一章的雅各是不是同一個人的,他必另加說明,以免被誤解
革羅巴的妻子馬利亞是耶穌母親的姊妹 (約十九25),她就是雅各的母親 (太二十七56), 因此亞勒非(或革羅巴)的兒子雅各就是耶穌的表弟,亦即主的兄弟雅各 (加一19),即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 (加二9, 12)
本書內容大量攀引主耶穌在山上的教訓,料必是使徒雅各領受登山寶訓的直接影響
試煉中要大喜樂 (一2) ---- 應當歡喜人這樣逼迫你們 (太五12)
忍耐成功,成全完備毫無缺欠 (一4) ---- 像天父完全 (太五48)
求…必賜給 (一5) ---- 求就給 (太七7)
溫柔領受主道 (一21) ---- 溫柔的必承受地土(太五5)
聽道要行道 (一23) ---- 聽了去行如房子蓋在磐石上 (太七24-26)
貧窮人在信上富足 (二5) ---- 貧窮的有福 (路六20)
憐憫人 (二13) ---- 憐恤的蒙憐恤 (太五7)
不可彼此論斷 (四11) ---- 不要論斷人 (太七1)
財物壞了,衣服被蟲咬 (五2) ---- 財寶蟲子咬(太六19)
是就說是 (五12) ----- 是就說是 (太五37)
(三) 受者
雅各在耶路撒冷長期牧養猶太的聖徒,因他愛猶太人也關心分散的羊 (猶太信徒)
因此本書是專寫給分散各地的猶太聖徒 ----- 十二個支派之人 (雅一1)
(四) 著時
他在耶路撒冷教會猶太人中牧養約三十年
大約主後的60年寫本書信
本書是新約書卷中最早寫的一本
(五) 著地
傳統公認在耶路撒冷寫本書
因為雅各一生留在耶路撒冷牧養教會,不出外傳道
(六) 目的
為安慰並勸勉受逼迫或在試煉中的猶太信徒 (雅一2)
當然也為古今中外一切信徒,尤其為着幫助在苦難中的信徒
有人以為本書強調『因行為稱義』(雅二21) 是與保羅所寫的羅馬書、加拉太書所說的『因信稱義』對立,是絲毫無根據,因當時羅馬書和加拉太書均尚未問世
(七) 中心信息
真實的信心是藉行為表現出來,即信心有了行為才得成全
同時也具體講明,日常生活的規則如同舊約的箴言
(八) 本書特點
本書段落內容的思想並不連串,因不是注重系統之講解
講論之重點與日常生活實際相關
就字面重於行為,但靈意卻是屬靈經歷
僅僅五章聖經中『我的弟兄們』這句話出現十五次之多,說出著者的對讀者親熱誠意,委實使讀者易於受感,接受幫助
(九) 書題
信心藉行為得成全
雅各書
書題:信心藉行為得成全
綱 目
(一) 問安(1)
(二) 忍受試煉 (2-4)
(三) 憑信求智慧 (5-8)
(四) 樂於貧窮 (9-11)
(五) 勝過試探 (12-15)
(六) 得恩賜與賞賜 (16-18)
(七) 溫柔領受主道 (19-21)
(八) 行道 (22-25)
(九) 虔誠 (26-27)
(一) 不可重富輕貧 (1-7)
(二) 要按自由的律法行事 (8-13)
(三) 信心藉行為表現 (14-20)
(四) 亞伯拉罕獻以撒為例 (21-24)
(五) 喇合接待天使為例 (25-26)
(一) 不要作師傅教訓人 (1)
(二) 能勒住舌頭就能勒住全身 (2-4)
(三) 小舌頭會闖大禍 (5-6)
(四) 舌頭最難制伏 (7-8)
(五) 舌頭不可頌讚與咒詛並用 (9-12)
(六) 上頭來的智慧與屬地的智慧 (13-18)
(一) 私慾產生爭鬥 (1-3)
(二) 與世俗為友就與神為敵 (4-10)
(三) 不可彼此批評 (11-12)
(四) 不可自誇自恃 (13-17)
(一) 警告富足的人 (1-6)
(二) 忍耐的人有福 (7-11)
(三) 不可起誓 (12)
(四) 義人的祈禱大有功效 (13-18)
(五) 使罪人回轉便遮蓋多罪 (19-20)
Comentários